近日,甘肃矿区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涉行政机关劳动欠薪积案。身患疾病的申请执行人赵某历经五年艰辛维权,终获被拖欠的工资。这场跨越五年的权益之争,不仅彰显了司法机关破解“执行难”的坚定决心,更以鲜活案例深刻诠释了“法律面前无特殊”的法治真谛。
五年维权路:特殊群体的权益困境
1989年赵某进入某行政机关下属单位工作,2021年因单位拖欠工资进行维权,虽经劳动仲裁与两级法院判决均明确其债权,胜诉结果却沦为“纸上权利”。彼时,赵某已罹患精神疾病,维权能力受限,其女石某作为代理人奔走多年却屡屡受阻。经济困窘与维权压力的双重夹击,令这个家庭生活雪上加霜,迟来的公正成为沉重负担。
转机:交叉执行破僵局,府院联动显成效
转机出现在2025年2月,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该案指令由矿区法院交叉执行。承办法官直面核心难题:一边是申请执行人亟待保障的生存权益,一边是作为被执行人的行政机关,执行既要坚守法律底线,也需善用沟通智慧。
面对僵局,承办法官主动多次约谈涉事行政机关负责人,从法律条文到司法权威,从“依法行政”的宗旨到拒不履行的后果,层层剖析利害。“行政机关更应带头守法,这是践行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应有之义。”耐心的释法析理终获突破:该行政机关“一把手”带队赴法院协调,当场承诺依法履行,同意冻结账户、支付欠款。
矿区法院第一时间启动执行程序,高效完成款项扣划。当石某代母亲收到这笔迟来五年的执行款时,激动得热泪盈眶:“我们都快不抱希望了,是法院让公正真正落到了实处!”随即,她们将一面印有“攻坚克难显担当,高效执行解民忧”的锦旗和一封情真意切感谢信送到办案法官手中,以此表达对矿区法院最诚挚的谢意。
司法为民的生动注脚
此案的成功执结,不仅为一个饱受困扰的家庭卸下重担,更以实践有力证明: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人民法院作为公平正义的坚定守护者,始终将“保民生”置于首位,运用法律的温度与力量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权、健康权等基本权利。作为府院联动破解特殊主体执行难的典型范例,这起案件不仅彰显了司法机关打通公平正义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智慧与担当,也为诚信社会建设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践样本。
矿区法院将继续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,让公平正义以可感、可知的方式落到实处。诚如那句朴素的感慨:迟来的正义虽历经波折,却终究不会缺席,这既是司法机关的庄严承诺,亦是法治社会最坚实的基石。
甘肃矿区人民法院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
您是第 位访客
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3275号 E-mail:89567922@qq.com
甘肃矿区人民法院主办 陇ICP备10200000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880号